1 觀光農業景觀概述
觀光農業是以充分開發具有旅游價值的農業資源和農產品為前提,把農業生產、科技應用、藝術加工和游客參與融為一體的農業旅游活動。觀光農業園區常會建在離城市不遠的郊區,供城市居民休閑、采摘、游玩。觀光農業景觀是利用自然環境的優勢,結合當地的文化與風土人情,專門開辟一塊供人休閑娛樂、體驗大自然生活的地方。觀光農業景觀的建立大多是為了提供給在城市生活的人們釋放壓力、貼近大自然生活的場所,既能滿足人們的休閑需求,又能實現商家的經濟效益。
2 觀光農業景觀的結構
觀光農業景觀是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產物,包括自然環境景觀、田園觀光景觀、人工建設景觀、人文歷史景觀等結構。
2.1 自然環境景觀
自然景觀是觀光農業的主要結構。**的八達嶺長城、安徽黃山松柏、香山楓葉等都是靠大自然環境形成的觀光景觀。我國各地都有不同特色的自然景觀,天然形成的山水、地貌特色決定了自然景觀的形成。山區、平原、盆地地理環境的不同,會形成不同風格的自然景觀,南北省市由于氣候、溫度的差別,也會構成不同特色的景觀。例如,新疆的沙漠、江南的旅游小鎮、三亞的海島等都是因地域、氣溫、濕度等要素不
同形成的自然環境景觀。
2.2 田園觀光景觀
觀光農業園景觀以農業景觀為特色,因而以農業為依托而形成的田園景觀,成了觀光農業園景觀的主要類型。這種具有田園特色的景觀又不同于都市中的公園景觀。公園景觀是以園林、河流等風光為主,田園景觀則是以最傳統的農業、農田、種植作物作為景觀的基底。田園景觀利用先進的種植手段培育各種花卉、蔬菜,向游客展示田園之美。此外,還會種植綠色天然的蔬菜、水果,供游玩的人體驗采摘、耕種的樂趣。林場、牧場、果園也是田園景觀的重要模式,近年來,野外宿營、動物喂養成為了田園景觀新的發展趨勢。
2.3 人工建設景觀
不是每個城市都有自然形成的農業觀光園,為滿足人們休閑、娛樂的需求,許多城市開始人工建設農業觀光景區。由專業的設計人員先行設計好觀光園,商家開始對現有的環境進行改造,建設特色的農田、建筑等景觀。這種人工建設的方式既要顯示當地的特色,又要貼近于原始自然的風貌,與農村的農業環境相結合,提高人們的觀光興趣。
2.4 歷史人文景觀
一棵樹就是一段歷史,一座建筑就是一座豐碑,一個古老的傳說也會帶來探究者的青睞。人文歷史景觀要建立在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環境中。我國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不同的省市都有不同的歷史人文景區。例如華北地區有很多有名的古鎮,**各地的游客為了歷史文化慕名而來,例如,喬家大院、平遙古城等。
3 觀光農業景觀的功能
3.1 保護生態環境
國家要求觀光農業景區要保護原始的生態自然,不能隨意破壞、改變天然形成的自然風貌。因此,維護生態環境,避免環境遭到破壞,成為了觀光農業園的首要功能,各種景觀修建的前提都要考慮生態因素。觀光旅游經濟要明確旅游地的資源優勢,揣摩人們的旅游需求,景觀建設的道路和風格要提前做好規劃,在開發自然環境的同時,合理地保護好生態壞境。
3.2 生產農作物
農業生態園區的設計要回歸自然,道路、石板、涼亭的建設都要盡量保持原有的生態性。農業觀光景區還是要以農業項目為主,許多景區利用地域優勢種植綠色的蔬菜、水果,供游人參觀、采摘,實現經濟效益。畜牧業也是當前農業觀光的重要項目,在特色的農家樂場所經??梢钥吹缴B的家禽、喂養的牲畜。許多餐廳為展示綠色、天然的特性,由食客現場檢查,當場宰割家禽進行烹飪。生產、銷售農家土雞蛋、自家養殖的豬肉也成為了農業園區重要的生產功能。
3.3 實現社會效益
農業景觀園區為市場提供了天然的農產品,吸引游客游覽、參觀,拉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農業景觀園區的建設給許多無業、失業的人員提供了再次就業的機會,緩解了**社會人員的就業壓力。同時,農業景觀園區的位置通常會選擇城鄉交界處,拉近了城鄉距離。
4 結語
我國許多城市都在郊區建立了大量的觀光農業景區,以多樣化的形式為城市公眾提供了體驗農業文化的場所,使公眾獲得了**不同于城市公園景觀的體驗和認知。利用我國傳統農業的優勢,發揮觀光農業園區的自然優勢與景色特點,建設展現自然風光的景觀園區,可以實現農業的經濟價值與生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