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我們吃上了自己種的菜”
走進山南市隆子縣葉巴村,一排排大棚錯落有致,大棚內種植的西紅柿、辣椒、菠菜、蘿卜正在拔節瘋長,村民扎西正忙著采摘西紅柿、辣椒等蔬菜,好一派豐收景象。
隆子縣屬山南市高海拔邊境縣之一,氣候惡劣,水資源較為匱乏,土壤砂礫化較嚴重,蔬菜水果種植規模較小且分散,幾乎沒有高新品種種植。全縣90%的蔬菜靠外調,不僅成本高,蔬菜新鮮度還得不到有效保障。
2016年5月,利用對口援助的機會,隆子縣請來湖南常德市農業委員會技術干部賀學紅進行蔬果技術援助。同年8月,隆子縣計劃實施“菜籃子”工程,總投資5000萬元,計劃建設407座高效溫室。
一期工程就位于距離縣城3.5公里的葉巴村,包括建設總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的智能溫室大棚2座、總面積3萬多平方米的陽光板溫室大棚106座,整個工程實施后,將**地豐富隆子縣各族干部群眾的“菜籃子”。
“以前,縣里所有的蔬菜都需要去拉薩市蔬菜批發市場上拉,到縣城后,蔬菜一般都不新鮮了,且種類還少?!痹髡f,現在,葉巴村溫室大棚里種的新鮮蔬菜,基本上能實現全天候、全季節供應?!艾F在我們也能吃上自己種的菜了?!痹餍呛堑卣f。
不僅如此,今年,扎西和其他村民可以想吃什么就能種什么了。去年年底,為更好地實施“菜籃子”工程,隆子縣相關部門就近培訓村民27名,從今年6月底開始,還將陸續培訓150人次本土蔬果專業技術人才,為隆子縣培養一批留得住的本地專業技術隊伍,努力讓隆子縣各族干部群眾都能吃上放心、新鮮的本土蔬菜。
針對隆子縣水資源較為匱乏、土壤砂礫化較嚴重且表土容易板結、保水保肥性能較差、作物成苗率低等現狀,以賀學紅為主的技術團隊,研究出了“隆子縣溫室大棚半成苗溝槽全覆膜單側微灌溉栽培技術”,既節約資源與勞動力,又提高了蔬果的產量與質量,將大面積推廣應用。
為了真正實現綠色、健康,“我們還在生產過程中做到肥料**使用有機肥,使用頻振式殺蟲燈物理殺蟲,不打農藥?!辟R學紅說。
來源:西藏日報
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